找到相关内容8521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药师如来的本愿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

    人类几千年文明,始终在探讨着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希望因此而过上幸福的生活。从原始的部落到国家,从专制到民主。今天的发达中国家的社会制度,也许比起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建全了。可是今天社会存在的问题,似乎并不比以往要少,甚至要多的多。可见今天的社会制度并不圆满。人类还有必要继续研究探讨更好的社会制度。   佛教的净土便是理想的社会。净土的成就便是理想社会的建设。说到净土,以往人们关心比较多的是弥陀...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441939.html
  • 关于出家人在家人等称呼的探讨

    关于出家人在家人等称呼的探讨 在家人称呼出家人,宜称呼执事名称,如当家师父,知客师父等,或亲某师父。沙弥称呼比丘,宜称呼“亲某师父”。以上若称呼“某师”、“亲某师”,是不正确的,犯过失。比丘之间,或沙弥之间,或比丘称呼沙弥,可以称呼亲某师。大僧与二僧之间,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等同理。男众出家人为大僧,女众为二僧。比丘、比丘尼为大戒师、大众;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为小戒师、小众。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2476582.html
  • 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

    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   陈英善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要   心意识说,乃是中国南北朝佛教一相当复杂的课题,其中又以“   阿黎耶识”之见解颇具争议,归纳约有三种看法:染、净、染净...主要有三部份:首先,探讨慧思心意识之看法;接著   ,论述智者心意识之看法;最后,顺带处理《大乘止观法门》之看法。   关键词:1.阿黎耶识 2.金刚智 3.无尘智 4.觉意三味   页156   一、...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347150.html
  •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释道一  福严佛学院初级部  大  纲  一、 前言   二、 “修所成慧”语词略考   三、 修所成慧的语义   (一) 《...成就三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由此可见,“慧学”乃是断惑证真的不二关键。“闻思修”虽说是修习的不二次第,然此中只是扼要的总说,其中详细之内容与细节是必须深入探讨的。由于深怕内容深广、资料繁杂...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地球暖化现象与人类心灵成长之探讨

    地球暖化现象与人类心灵成长之探讨  永有  1.前言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高尔,他描述全球暖化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获得奥斯卡奖,高尔本人讲过,“吾人面对的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性紧急事件,气候危机不是政治议题,而是对全人类的道德与精神的挑战。”其贡献令人无比钦佩,而把这个议题放到道德精神层次也很有勇气。只是更深一层人类的心理,地球暖化的最根本原因,恐怕是需要更进一步深入去探讨了。  ...

    永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4074408.html
  • 关于加强当代佛教寺院组织建设的探讨

      关于加强当代佛教寺院组织建设的探讨——浮惠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的佛教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前,中国的佛教寺院无论在规模、财力及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在组织管理方面却存在着滞后和停止不前的现象,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佛教寺院的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我国佛教寺院的健康发展,下面就如何加强佛教寺院的组织建设作些探讨。   一、佛教...

    浮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0684649.html
  • 吕澂对佛教积极人生论法理的探讨

    吕澂对佛教积极人生论法理的探讨  刘成有   众所周知,佛学之为佛学,自会有其不同于其它学说的特质所在,这种特质就是佛学的内涵所在。吕澂对佛学理论的思考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进行的。在他看来,佛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现实的人如何摆脱苦难、趋向欢乐的一种理论。因此,佛教就表现为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并非如后世所理解的消极避世。[1]基于这种积极的人生价值判断,佛教自然要探讨去苦求乐的...

    刘成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751292.html
  • 自律与自觉:中国佛教探讨自身公众形象

    自律与自觉:中国佛教探讨自身公众形象  9月13日至14日,一场极富现实意义并具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举行。一个通常用于演艺界、企业的名词——公众形象首次与中国佛教连在了一起,这就是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与其说这是一场学术研讨会,不如说这是中国佛教界向社会发出的有力宣言:中国佛教界将通过加强道风建设,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发挥佛教的优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1356783.html
  • 批评与反思——佛教界探讨自身公众形象

      批评与反思——佛教界探讨自身公众形象  佛学研究网讯 9月13日至14日,一场极富现实意义并具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举行。一个通常用于演艺界、企业的名词——公众形象首次与中国佛教连在了一起,这就是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与其说这是一场学术研讨会,不如说这是中国佛教界向社会发出的有力宣言:中国佛教界将通过加强道风建设,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5566885.html
  •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陈英善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 1992.07 出版 (pp.173-191) ---------------------------...之性恶说,是就缘因了因上来说的,且是对五时教之涅槃时钝根众生而开设的法门,藉由对缘了因根源探讨为方便,以导引众生悟入非缘非了的正因佛性。此可说是《观音玄义》论说性德善性德恶之宗旨。 而并非如近代学者所...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546294.html